說到中華民族,我們常常說自己是炎黃子孫,炎是指炎帝,也就是神農氏,黃則是黃帝,中國第一代戰神,但其實炎黃二帝代表的是未有過大融合的華夏民族,炎黃二族是起於黃土高原一帶的原始華夏民族形態而已,故炎黃子孫並不等於華夏民族,用更一般話來說,炎黃子孫應該等於漢族,而漢族的初形態就是中華民族的初形態,是歷經華夏民族與其他當時東方和南方民族融合而成的結果。

[來源] 每日頭條

  華夏民族發展過程自不多說,傳說"昔少典娶有蟜氏而生黃帝、炎帝……"這是古書對炎黃二帝的比較明確記載,但其實炎黃二帝代表的是不同集團部落,二者在黃土高原一帶相鄰發展,最後二族因黃帝在阪泉之戰一舉勝之而代炎帝成為華夏集團共主。

  然後東方地區當時為東夷族所有,其活動範圍為東部山東海濱地區加上東北地區,南至江淮河域,西與華夏相接於河南湖北一帶,雙方為發展勢力而發生爭戰自不可免。

  東夷族始為太昊少昊二氏族為首統治東部地區的部落,包括與黃帝發生戰爭最烈的九黎部落,其主為有名的東夷戰神蚩尤,最終華夏與東夷戰爭在黃帝殺太昊與少昊之後再取蚩尤於涿鹿之戰,從此黃帝成為一統中原的共同盟主,也就是古文獻所說成為"天子"。

  在黃帝一統中原之後,五帝治理華夏民族的過程,在帝堯、虞舜及夏禹時開始與南方苗蠻原著部落產生接觸,同樣是因為生存之爭,時中原宗教在五帝之一的顓頊施行"絕地天通"之後,宗教文化趨於一致而聖明,即禁人鬼相通,南方則由於未有類似的宗教改革,人人可與神鬼相通,致南北文化差異甚明,而兩族相爭結果,文化強盛者終將打敗文化較為原始落後的一方而後始能進行文化傳遞與融合(可以想像拿槍砲的現代軍隊與原住民土著作戰最終結果應是前者獲勝,然後開始教化後者,此無民族文化對錯或孰優孰劣之分,純粹是歷史演進的過程而已)。

  堯與苗蠻爭戰接觸之後,始覺苗蠻原始巫教必須改進,遂命宗教改革專家顓頊之後"祝融"一族南下整飭苗蠻宗教文化,自此祝融成為世代相承的宗教首領,而一些祝融後裔更進一步南下與苗蠻同住,爾後形成與中原文化相融的新南方民族,後來更衍生出中原南方的楚文化,所以祝融一族可謂楚國的祖先。

  自此,南北融合不僅僅是北方中原文化同化了南方苗蠻民族,南方民族的一些文化傳說也流入北方,成為今日中原的共通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即為盤古伏羲女媧的傳說,這些其實是自南方苗蠻往北中原流入,因之有了今日的中華民族所共有的歷史記憶。

  所以中華民族的初形態包括最早西北地區的華夏民族,該民族後來與東部地區的東夷族爭戰而擊敗東夷成為北中原唯一共主,隨後往南與原始苗蠻部落民族產生接觸,開始文化聖戰,最終北中原民族入定南方,黃帝之後的祝融一族融入苗蠻誕生南方的華夏文化---楚文化,而南方部份文化亦流入中原北方本土,終成今日的中華民族之最初形態---漢民族,從此夏商周三代開啟中華民族文化盛世,中華五千年歷史發展則使這一民族更加壯大,而有今日神洲大地上的中華民族,只是他更加多元也更加包容而強盛了!

二○一七年八月十三日星期日 7:08 AM

arrow
arrow

    jackterryl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