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股票市場上,當我們發現一間好公司或企業認為值得投資時,我們必須為其進行合理適當的市場估值,以評估當下時間是否是最佳買入時間點,這就是所謂的「以合理價格買進好公司」:我們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去找好企業,並以合理的估值買入他們。

  在這邊我並不對企業估值方法做詳細介紹,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像投資大師一樣思腦---避開價值陷阱,只買好公司>>這一本書,我這裡的內容也是從中參考而來,但是我比較有興趣的是如何在估值時分類企業。

  估值比率法是用股價與公司營利等參數進行比較得出一個對公司內在價值合理解釋的估值,是最常被用來估值一家公司的方法,主要有本益比估值、股價營收比估值以及股價淨值比估值等做法。

  而依據企業公司類型則分別適用各種不同的估值比率法,這邊就是要介紹這些企業公司類型有哪些。

盈餘穩定公司

本益比是投資人為了買股票付出的價格,需要多少年才能從公司的盈餘賺回來的一種指標,可公式化為[購買股票價格/EPS(每股盈餘), P/E],也就是如果EPS=2元而股票購買時價格為20元,那投資人就要等10年才能翻本。

所以投資人會期望買入股票後公司每年EPS(也就是盈餘)可以穩定成長,這樣本益比才能夠"真正的下降",快速實現獲利。因此用本益比估值一家公司,必須是"盈餘穩定的公司(不受景氣循環性影響)"才有意義,

如果一家公司出現虧損,本益比就失去意義。這一類公司一般是"生活必需消費品"、"醫療照護"以及"公用事業"等產業,因為他們的產品消費狀況與經濟好壞沒什麼關係。

景氣循環性公司

景氣循環性公司的估值,由於平常利潤或盈餘受到景氣好壞影響而有淡旺季之分別,所以無法用本益比進行估值,但可以用股價營收比(股價/每股營收, P/S)來作為一個可供參考的基準。

許多公司的"股價"和"營收"有相當強的關聯性,像是嬌生公司和亞馬遜電子零售商就是這一類景氣循環企業

金融公司

在所有循環性與非循環性企業之中,仍然存在一些特別的無法用P/EP/S來進行估值的企業,其中一類就是金融產業

金融產業一般泛指銀行以及保險企業,這一類企業有一個特性,那就是帳面價值(資產負債表內的股東權益)與內在價值大約等值,也就是透過帳面價值便可以估算出企業內在價值。

但若金融公司的帳面價質品質低落時內在價值便會和帳面價值脫離,也就是當銀行貸款違約嚴重或保險公司賠償金額超出太多承保時承諾程度時,帳面價值都無法等同內在價值。

另一方面,金融產業可以透過股價淨值比(股價/每股股東權益, P/B)進行估值,因為P/B主要衡量股票估值與股東權益,而不涉及營運狀況,適合金融產業的價值估算。 

一般我們認為擁有高帳面價值品質的低股價淨值比金融企業擁有較好的估值

大宗商品生產商

另外一類特別的產業就是大宗商品生產商。之所以該類產業特別是因為他們的生產成本與產品價格並沒有什麼關係,他們的營收和利潤都高度依賴他們生產的商品的價格。

大宗商品生產商,也就是商品被其他企業或消費者使用的公司,由於產品價格是由市場供需決定,所以營收和利潤預測極不穩定,跟景氣循環也毫無干係,因此上述估值方式對它都沒有意義。

大宗商品生產商是唯一不是以持有來換取報酬的產業,必須參考它的P/B與席勒本益比做適當的低點買入與高點賣出才有機會獲利。

這類公司一般指生產銅、鋼、天然氣、石油、玉米、蛋和其它穀物的企業,與上述產業都不相同。

 

  企業估值是為了在合理時機以合理價格買進好公司,而又由於產業特性的不同必需有不同的估值策略來進行每一種產業的價值評估,但我們亦可以反過來思考原來產業還有分這些不一樣的屬性,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各式企業的本質讓我們更好地了解每一型企業獲利能力與營運上的不同。

 

2019113日星期日

arrow
arrow

    jackterryl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