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要毀滅一個人之前,必先使其瘋狂 ; 而魔鬼要詆毀一個人,必先群起而攻之。"
最近對網路社交文化的一些缺陷,又或者說,內在結構性不友善的無禮儀無文明的網路互動模式深有感觸。
首先,我發現常常有網路的朋友在禮貌性交換資訊後,隔一兩天又問同樣的事,就好比我跟他說過我的工作是做啥的,隔天又跟我問說你是做啥的? 當然貴人多忘事是可以理解的,只是當我直覺地反問說昨天不是才剛跟你說過… 對方第一反應竟是先指責我根本沒說過!甚至是直接說你說過個鬼… P拉… 之類的… 這時候我當然會不爽,就會回他很不尊重人之類… 然後回頭爬文截圖給他(明明只要往上滑個幾秒就可以看到的訊息),這時他反而是指責我一些不爽的反應,然後就要我道歉,不然就再見……
當然這種人我是直接讓他再見!( 笑
另外就是網路的無腦式集體霸凌文化。 通常是一個新聞事件起來,風向明顯, 便開始湧入大量對事件本身人事物的無盡羞辱與嘲諷。彷彿自己是聖人,是智者, 是神的化身… 接著便是無差別式的腦殘地圖砲攻擊。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柬埔寨事件一系列新聞便完美體現何謂網路酸民的集體不思考。
嘲笑或諷刺柬埔寨詐騙猖獗這件事沒有錯。 但是漸漸這些酸言酸語就不再只是針對詐騙這件事… 而是開始針對詐騙事件中的受害者,有些甚至因為被騙而客死異鄉。 但酸民是沒有造口業和修口德這種觀念的,一開口就是這些人該死愚蠢不值得同情… 整個網路留言充斥著對受害者的霸凌風氣,一旦有人提出質疑或認為應該同情被害人,這個人也會被視為敵人而被群起攻之!彷彿同情被害人就是贊同詐諞這種行為,這就是低劣的網路社交文化
同樣的現象有時是發生在他人的動態PO文底下的留言。 明明人家講的是一件“事實” 又或者認為這是一件 "好事",莫名其妙底下就是一連串對這件事或這件事主角的酸言酸語!
比如可能PO稱讚某個人因為好心給在車來車往的大馬路中間賣玉蘭花的婆婆買了花… 底下就會出現攻擊這個人偽善、破壞交通,幫助壓榨玉蘭花詐騙集團……巴拉巴拉的留言。 但明明做這件事的人根本只是一個善心之舉, 何來遭受如此之批判? 這就反應兩件事:1.酸民覺得在網路是無敵的!反正酸完也沒事,不用負責。2.酸民因為自卑或其他原因所以需要用詆毀的方式來攻擊這樣的行為中的主角。 即我前面說的:魔鬼要詆毀一個人 必先群起而攻之!
人類的社交模式其實是長遠而緩慢的。 從來沒有哪一階段的社交方式像現在網路社交這樣:隱匿、快速,而且多元! 人類因為長久以來的生活文化與文明演變是有相當程度的相依賴性,也就是在每一階段的發展過程,文明概念也是相應在成長,但不會太快,而是視需要作演化。
人類的社交歷程也是如此! 因為需要,所以出現了必要的社交禮儀。 中國古代周公制禮作樂,就是希望在生活發展的過程中人類有一套相處的社交規範可以互相依循。 "請、謝謝、對不起"是我們從小就學會的禮貌用語;日韓語言中 "敬詞"的使用,更是深度把社交階級觀念植入到語言之中,這些都不是在一朝一夕被完成的,而是經過前人漫長的生活歲月一步一步雋刻集成,再一代一代演化傳承,才有今天的社交樣貌。
但是網路社交不是這樣發展的! 人類長久的發展歷程中從未見過如此變化之快,資訊傳遞之速的社交方式。 一時間所謂的網路禮儀其實來不及形塑刻畫於心,人人網路上的作為無不因匿名性的快感而所向批靡。 也從未有人知道在網路上的社交禮儀應該是怎樣的形象,有也只是將現實的社交禮儀照搬照套地使用在網路上。 但是這些套用並未真正發生作用,網路上充斥著集體不思考與霸凌為樂的暴唳殺伐之氣,這是因為現實的社交禮儀是深入人心的思維之中的,但網路的社交禮儀卻只是表面的侃侃而談。
人類文化的演進是一套 "協調賽局" 的調和過程。 現實中的社交禮儀之所以有效是因為長久的演化下來人人心中都早已有一套預判對方行為反應的思維,進而彼此能選擇對彼此最友善的社交行為來相處。 但網路社交文化卻只是短短20年間因為資訊科技大躍進而產生的嬰兒文化,我們的大腦尚未接受這樣的大資訊與快速度的社交文化模式,連摸索都還來不及就已經得在網路上與他人進行交流與溝通,卻因為彼此沒有"已協調"的社交預判模式,更多的是學別人的行為模式,所以"人云亦云、集體不思考"的酸民霸凌文化於焉成為了最明顯的特徵。 網路社交文化欠缺的不只是共識,基本上是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一回事!
只是有感最近對網路社交文化的一些負面影響是如此之大,這或許值得探討,但如果真如我所假想… 這協調賽局的過程還有很長一段漫長的路必須要走。 網路社交文化的根本性缺陷將不可能順利地在短期之內靠著禮儀文化的提倡而有所改善。 只能說在網路體驗其便利性的同時,我們可能還要時時提醒自己如何透過自我覺察去淺移默化網路的惡劣社交文化,至少不要被惡劣的酸民模式在無形中牽著鼻子走. 大概現在也只能這樣吧!
2022年10月3日星期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