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去年我讀完"國學常識精要"一書後就把那本身丟在床邊,一年過去,我幾乎沒機會再拿起來讀,而想當然爾地,自然國學又自我的腦中一步步退回了書本之中。
國學其實就是中國學,也就是西方所謂的"漢學",想了解我中華文化精神之脈絡,國學常識是必然要知道的,有點像是陳近南交給韋小寶的武功秘笈目錄,看完這本目錄,背後的一整牛車書籍才是國學內容,目錄只是精華導讀而已。
因之,國學內容多為背誦,最基本的架構就是將我國學問分成"經史子集"四部書庫,經是儒家十三經典,史學則分25史的紀傳體以及編年體、紀事本末體、政書等類別,子部則是除儒家之外的諸子百家學說,而集部可以說是中國各朝代文學小品之集合,包含唐詩、宋詞、元曲、小說、散文….. 中國之學,就收藏在這豐富的學庫之中。
正因內容眾多,所以讀完不去看很快就會遺忘了!那難道國學就只能拿來練頭腦記憶力而已沒其他用處了嗎?
其實也不是這樣的!剛剛讀了一本教思考的書,倒讓我立刻伸手去把國學常識再拿來隨手翻一翻,順便拍掉積累上頭的塵埃,我想到了他的另一個價值之處!那就是古典名著的指引!
如你所見,中國五千年累積的文化知識博上精深,包羅萬象,要入門則最好從國學常識開始了解,找到古典名著的通關金鑰,然後引發自己去閱讀的興趣,翻開與你最有緣的古典名著,開始厚植自己的涵養學識。
也就是說,國學不是拿來死背的!他也有可以應用之處,而我認為他最大的價值就是告訴我們怎樣在浩然無涯的中國古典名著之中找到與自我最契合的書籍然後學習,就讓我再重新過目一遍這套絕世武功的目錄,然後再一一鍛練我的文化功力吧!
2017年4月23日星期日 1:36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