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T 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在進入我們的世界,雖然一般人還感覺不到IoT的經濟利益,但其實它已經在工業、醫療、汽車等產業界引起綿延不斷的商業模式話題,基本上,它已經有幾種比較確定的創造金流模式,即使,我們一般人還不知道。
首先,眾所皆知的是IoT主要是由感知層、網路層以及應用層三層所形成的應用架構,感知層就是有感測能力的智慧裝置,透過網路層的連接能力可以將資料送到應用層上的機器作應用處理然後提供給使用者相對服務。
如下圖即展現三層架構IoT的水平化商業物件(component):
在這個物件關聯起的IoT架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商業機會,也就是IoT其實可以依照這幾個主要元件生產相對應的"產品"來創造商業機會:
Device : 生產IoT Intelligent Device 並銷售給顧客,每一個Device都有其獨有的Feature以Support IoT 所欲提供的服務。
Service : IoT 的服務軟體,負責IoT基本資料與網路的處理,讓資料可以傳遞使用。
Data: 透過IoT Device收集到的資料,可以在經過處理分析與歸納之後形成有用的資訊提供需要的使用者。
Ecosystem : IoT Solution應該包含一整套IoT元件與軟體和客戶之間形成的循環,建立出強健與關聯相依的經濟供應鏈。
在以上四種IoT變現模式中,Device應是目前最被普遍應用的模式,因為現在人們還在摸索我們需要的是一個怎樣的IoT世界,唯有當一個個IoT服務建立,才有機會達到Data與Ecosystem 模式。
然而要注意的是:”IoT Device is not hardware! “ 因為IoT Device實際上是”Intelligent Device”,它本身是需要基礎作業系統與軟體來撐起感"知"功能的,因此IoT的出現也有一個意義,那就是告訴世界今天已不再是軟硬體物件壁壘分明,而是"Everything Is Software"!
這代表一件事:IoT Device不再是單純硬體的買斷(Perpetual),他的銷售行為必被納入到License 的行銷體系,而在pay-per-use的SaaS軟體即服務時代,IoT Device的License 將走向Time based(Subscription) or usage based的銷售模式。
[Ref] all the pictures was made by gemalto.
2019年1月13日星期日 11:20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