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標題所說,今天來寫寫我突然想到的這篇論語中第十九章 子張 篇的 「子夏曰:"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個字,翻譯起來也很簡單,就是:「子夏說:"大節之行為只要不逾越法律規範,小節之行為稍有出入也沒關係"。」 許多人在現在的解讀來說,通常會解釋為:「成大事,不拘泥於小節」,也就是做是大處要細心,小處粗心一點無傷大雅。

  這樣的解釋也是我多年來對這一篇章內容的解釋,但今天早上在動腦想事情時,突然覺得似乎並不是這一回事哪!如果照我以往的認知,其實不拘小節幾個字很容易被誤會或誤用為"平常做事隨便一點沒關係"。

  那麼,今天我對此番話重新有了另一番體悟是:"任何事情的處理方式,都是先捉準背後的大鋼,有一個清楚的目標原則,在這目標原則不被違背的情況下,其他細節小事或可調整,或可變化,但並非一成不變而致墨守成規,反過來危害最初想達成的目標"。

  這個意思呢就是說我們在對待處理一個問題的時候,必然有一個目的,要達成這個目的,就必須先設定好一個標準原則(或說是遊戲規則;或說是策略),在這個原則之下,我們所有的行為都是彈性的,並非一成不變或不能改變,如此才能夠避免擇善固執,好心做壞事的現象發生。

  比方說寫軟體,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設計整體系統的架構,這個架構可能是根據當初某些條件設定下所決定出來的系統框架,當架構定了出來就可以方便程式設計人員按照一定的準則寫出高效能的程式;但是有可能某一天時空環境的改變,系統架構可能再也無法符合當初某些設準條件下的目標,這時候就應該調整改變系統架構,程式人員也可能因此需要學習新的技術來寫新程式,然而,這樣的調整卻是符合原則的。

  錯誤的狀況就是隨意改變架構,認為別人用的軟體架構好就要改成他們那個樣子,結果架構硬是調整了,卻因為達不成原本的設準條件因而使得軟體效能低落,甚至問題重重,嚴重者則是系統崩潰,這就是沒原則的亂變所導致。

  另一種是明知道系統架構已經無法負荷現下的使用容量,卻因為害怕系統調整造成混亂而遲遲不肯做出調整改變,最終系統遭到世界淘汰,這就是不知原則的一成不變所致。

  所以系統要達成的事是大德,也就是原則,這個部份可以不變;但在這部份以外任何系統架構、程式、演算法、資源配置方式等等都可以改變,只是不是隨意地變,這就是「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的真諦。

  所以為人處世也是一樣的道理,沒有所謂的可與不可,只有大義之下的應不應為,就好比用手提一壺水,必然需要先渡其冷熱,這個是大德,至於要如何渡其冷熱則是示當下情況而定,沒有工具的情況下可能得冒險用手去試溫,但如果有工具可用而不用,依然堅持用手試溫,那就是犯惷了,這絕不叫勇敢。

  所以做事不要只是背誦規則以為遵守其則就不會有問題,如果不去探究背後的意義,不明其原則,終究是禍非福,今以此提醒自己謹記之。

20201127日星期五

arrow
arrow

    jackterryl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